开云首页登录

中原环保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 2024-04-16 07:16:57 |   作者: 行业新闻

  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有关政策保持延续,政策体系升维完善。经过长期实践发展,环保行业进入全方位均衡发展阶段。一方面,传统存量市场逐渐饱和,提质增效、升级改造、节能降耗、智慧运营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各细致划分领域的政策指导更精准具体,运行标准愈加清晰明朗,打造核心技术、提升专业水平是深耕细致划分领域的重要发力点。面对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和更高标准的环保要求,行业内企业要逐步聚焦发展需求,加快新研发技术,塑造核心竞争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公司坚持创新驱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全面打造行业典范,业务涵盖供水、城镇污水处理、农村污水治理、污泥处置、中水利用、集中供热、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环保设备制造、光伏发电、市政建设、园林绿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及研发技术等领域,在郑州、洛阳、开封、漯河、商丘、南阳、安阳、驻马店、周口、信阳、济源、焦作及山西运城、贵州都匀等地开展相关业务。(二)经营情况1、水务经营。污水处理业务是公司经营发展的基本盘,主要是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公司在项目合作期限内负责污水的日常处理并按照协议约定价格收取污水处理费。公司持续加强水务统筹管理,推进智慧水务建设,通过技术改造、精细化管理,多措并举抓安全、促生产、保稳定,深入推动开源创效、节能降耗。截止2022年底,公司运营污水处理厂21家,2022年全年污水处理量4.84亿立方米,中水利用2374万立方米;自来水供应厂1家,全年供应自来水1359万立方米。2、供热经营。公司下辖新密热力、登封热力两家热力公司,主要是采用热电联产供热模式,通过热网将电厂余热输送至用电单位和居民家中。公司加强科学管理,持续深挖潜能,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升级智慧供热管理平台,保障热网精准调控,推动节能增效。截止2022年底,公司累计供热面积635万平方米,累计入网面积1213万平方米。3、业务发展。公司持续推进环保全产业经营,近几年相继设立多家环保相关产业链子公司,开展环保设备制造、光伏发电、市政建设、园林绿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等业务,各子公司规范、持续、稳健发展,助力公司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4、项目建设。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研判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聚焦公司战略目标和发展全局,持续谋划储备高质量项目。加强已落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科学谋划、持续攻坚,加强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全方位管理,着力推动项目竣工验收、结算决算等关键环节,各在建工程安全平稳有序建设,方城县“三河一廊”项目高效推进分段竣工验收工作,阳城公园荣获2022年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州杯,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助力改善当地人居环境,5、技术创新。公司遵循围绕主业、立足前沿、内外协作、注重效益的原则,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累计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科技成果四百余项。发挥专业方面技术优势,参与标准制定,发布团体标准《污泥低温干化机》。6、队伍建设。公司扎实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对标找差大讨论、能力素质大练兵、作风问题大整治、队伍士气大提升,分类分层提升履职能力。持续完善选聘机制,提升引才质量,精准有效匹配,保障人才发展。深化绩效管理体系变革,明确责任目标、重点工作,全面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薪酬与效益联动机制,坚持目标导向、结果管理,以事实和数据说话,务求实效,实施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7、制度保障。按照上市公司治理要求,“三会一层”规范高效运作。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部署和要求,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全方面提升公司治理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强化风险防控与制度建设,推进各项工作流程化和规范化。加强完善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发挥现代化监督管理体系协同优势,保障各项业务和经营风险处于监督之下。8、党建引领。公司党委切实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严格执行党委会前置研究程序,为公司发展定向引航。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要点,明确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要求,压实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严格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届满支部换届流程,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充分的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活动,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深信笃行。1、公司成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司入选全国国企改革“双百企业”以来,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慢慢地加强公司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推动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2、公司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业务领域,加快产业布局,持续完善主营产业链和功能,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为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集研发、设计、咨询、制造、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全方位、可持续的“一站式”综合服务。3、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搭建高水平研发平台,持续优化创新体系,加强研发技术队伍建设,全方面推进技术创新,在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智能+智慧”水务、农村污水治理一体化设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巩固技术优势,持续推进研发技术成果市场化应用,加强项目应用、对外推广,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4、公司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有着非常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技术成熟,管理规范,下属生产运营单位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荣誉。公司成立智慧水务、智慧供热等智能化管理系统,持续推进生产运行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66.41亿元,同比增长25.17%;净资产75.54亿元,同比增长4.41%。本期实现营业收入62.17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总利润6.08亿元,同比下降6.93%。公司整体生产经营稳定,利润下降根本原因是随着项目建设推进,项目融资增加,财务费用相应增加。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提出了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动环境污染防治等具体工作目标,“水处理”升维到“水环境”、“水生态”,标志着未来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到的层次更深、范围更广、标准更高层。《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大目标的建议》中,也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为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遵循、指明方向。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置行业。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多项污水处理有关政策,推动我们国家污水处理市场不断规范化发展。根据政策指导,深化水污染治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推进升级改造,推动管网全覆盖;促进数字化、精细化、系统化发展,提升产业智慧化水平和整体效率,推进后端再生利用,助力节能降耗、低碳运行。在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治理模式已经逐渐清晰,结合农村污水水质特点、资源利用条件、经济承担接受的能力和管理上的水准,发展一批经济适用的技术装备,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远程运维是重要的发展趋势。河道治理行业。河道治理是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根据二十大报告及《“十四五”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等精神,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上更看重水生态保护修复,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推动水处理领域全方位均衡发展,“十四五”期间,要求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城市ECO修复,加强小河道治理,有效整治河道污水,构筑良好的排水生态系统。通过河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流域综合治理,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这是满足民生发展的根本途径,也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奠定作用。随着越来越规范的相关国家技术标准出台,河道治理行业的运作更规范,行业的发展由成本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竞争的加剧将进一步加快技术进步和市场推广的步伐,合作创新、融资创新和技术创新将成为行业发展新的推动力。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总战略、总目标、总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目标引领,增强发展动能,持续强化“三标”意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当前与长远、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效推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建设,以精益管理和提质增效为重要抓手,全面夯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根基,坚定不移走好高水平发展之路。1、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紧扣高水平发展这条主线不动摇,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强形势研判预判,精准把握宏观政策走势、经济运行趋势,坚持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精益化管理,科学谋划目标任务、工作思路、重大举措。2、优化运营管理,持续提升精益运营能力。坚持效益效率为先,树立全员参与、协同高效、持续改善的精益管理理念,聚焦业务、聚焦核心能力、聚焦一线,以深度多元协同、深度介入发展、深度机制保障促进运营管理提升。强化生产经营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持续优化升级智慧水务、智慧供热,全方面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增强主营业务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3、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强化项目管理,抓好工程质量、进度、安全、资金,制定个性化工作方案,扎实做好项目建设、运营衔接工作,科学规范管理,确保项目安全、高效、风险可控。4、坚持创新驱动,精准务实推进技术创新。强化创新体系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建设,推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持续打造高水平创新企业。统筹眼前需求和长远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立足生产一线实际的需求,加强科技立项研究和选题管理,开展具有领先性、突破性、实用性的研发技术,在污水、污泥、中水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发力。5、聚焦主业发展投资,精选优质高质量项目。聚焦核心业务发展,推动投资领域向“专精化”转变,有针对地谋划跟进资本节约型高质量项目,依法合规,围绕主业,在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再生水综合利用、智慧水务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发力,落地优质项目,拓展生态环保产业链。6、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积极稳慎防范化解风险。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建立完善公司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长效管控机制,风险管控精准到位,全面保障公司治理完善、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发展稳健,推进治理体系更完善,治理能力慢慢地加强。7、全力抓好安全稳定,筑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根基。树牢“安全就是生命”理念,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守牢安全环保底线红线。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覆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责任落实监督机制,确保制度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8、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聚焦支撑服务企业战略发展,持续做好人才梯队建设,更看重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和技能优化,为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动力活力。强化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形成目标引领、行动带领、绩效评价、持续改善的工作闭环。强化技能人才多方位培养,充足表现一专多能,系统模块设计人才教育培训路径和能力素质提升方法,实现技能人才结构、质量得到优化,水平得到提升。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可预见性上升,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超预期突发因素使得企业未来的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加。应对措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战略,全面分析研判公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聚焦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等关键指标,统筹抓好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改革创新、风险防范等重点工作,精准施策,不断加固稳的基础,加速集聚进的动能,把握发展主动权。随着环保行业传统业务需求的逐渐饱和,行业领域细分加剧,在国家产业政策对环保领域的全力支持下,央企、国企、非公有制企业夯实竞争优势,深耕业务领域,产业整合加速,行业门槛提升,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应对措施:公司将围绕主业、立足前沿,深入推动创新发展,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巩固竞争优势。抓好落地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建设、早运营、早收益,尽快把优质项目转化为优质资产,深耕核心区域,打造精品工程,提升品牌效应,增强市场之间的竞争能力。随公司持续发展,投资项目的持续落地,公司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生产运营,而是更为复杂的综合管理。面对新格局新征程,管理模式、管理方式需要优化匹配,公司集团化治理能力面临更高的要求。应对措施:公司将深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集团化治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公司及下属公司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建立完整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经营管理、激励约束等各方面的机制,适应公司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升公司整体协同性和竞争力,提高集团化规范运作水平。环境保护是民生大计,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监管标准和监督管理力度更加严格,在污水、污泥、河道、固废等环保细分板块的处置、排放等环节提出更高标准,公司生产运行面临新挑战。应对措施:公司将充分的发挥经验优势,以提升运营效率和运营水平为目标,以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为抓手,促进信息化与经营管理、生产运行加速融合,深入推动节能减耗、降本增效、创新增效,全力做好高标准、精细化生产运行,不断的提高专业化水平,筑牢高水平发展的根基。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